持續成長,終將蛻變——華天心理咨詢師面談技巧班第五次課程優秀感受!
華天心理咨詢師面談技巧班已進行了第五次課程,同學們的變化非常大!這個課堂帶給了大家太多太多不一樣的收獲!
同學們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漸漸開始了成長路上質的變化!
一滴水存在的時間是短的,但只要它融入大海,那么它就會變成永恒。
一個人的價值在于能夠創造多少價值,在于能夠滿足多少社會、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作為心理咨詢師,能幫助更多人獲得幸福的生活,擁有幸福的人生,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作為面談班的學員,也是未來的心理咨詢師,終將會為社會營造更多幸福、更多愛。
7.13面談技術培訓感想
今天是第五節課,總共8節課的培訓似乎進入倒計時模式,所以今天的課是在一種悵然中度過的,所以就有了聽不夠的感覺,所以就有了強烈要求老師多講一點的訴求,所以就有了在老師給的講與練習的選擇時選多講,練習的時候“賴著”不走的場景……
今天的主題是“面談中的共感技術訓練”。
共感:又叫共情、投情、神入、同理心、同感心、通情達理、設身處地等等。簡單的概念介紹讓我如獲至寶,之前的課堂上,我——曾經跟老師確認“共感”和“共情”是不是一個概念,因為更之前的學習共情一節只是為考試而記憶且它沒有辜負我一番努力為我在實操考試中立下汗馬功勞。今天的課堂,我才真正認識了它——共情,甚至還知道了以前根本不了解的它的其他名字:神入、投情。課堂的第一個環節讓我有了如入百花園中,滿目姹紫嫣紅的感覺。
共感是指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看似簡單的定義,內涵極其豐富,真應了那句老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張老師告訴我們,共感它不單純是一種技巧,它還是一種人性觀、一種對人的態度、對人性的看法,對人類的悲憫情懷,對他人和自我的良好洞察以及收放自如的換位思考。循序漸進地引領旨在引導我們深刻理解“共感”的內涵,深刻的理解帶來的是深層的觸動:作為技巧記住名字、掌握程序即可,作為其他則需我輩“終我一生之修為加努力”而為之。
今天的課堂我們還學習到“低水平共感與高水平共感”的概念,兩相比較想不明白都難,由衷欽佩張老師“老道”的教學安排。
最有針對性的是“共感訓練中常見的誤區”環節,隨著一條條錯誤認識的羅列,就好像給我們初學者畫的一個個畫像,幾乎是個個中招、處處出錯,汗顏之余如醍醐灌頂!三個誤區都以實例展示,這樣的教學方法,我想說“我喜歡”!
最走心的是案例分析環節,完整的展示,批注式的點評,一字一句的啟發點撥,我想說,“愛你,張老師;愛你,面談技巧課!”
最后的“觀察員法演練”證明我的心聲是大家共同的感受,稚嫩的是我們的“技術”,堅持的是我們“助己助人”的初衷!
感謝張老師的專業與大愛,感謝華天的成全,感謝堅持的我們!
第五次課程學員優秀感受之一
今天的課程是對共感的學習,共感是在正確傾聽的前提下對來訪者有更深的理解,真正的共感來自于內心,是心與心的溝通。
共感不僅要對來訪者的問題理解,讓對方感覺被理解,最終的目的是要通過理解來訪者,進而探詢來訪者表層現象背后所隱藏的內心的情感情緒、來訪者對于事情的觀點,而這些最終是要對來訪者的成長有促進才有意義。
在來訪者感受的基礎上理解才能不斷推進與來訪者心理層面的關系,走進來訪者的內心,也才能正確理解其情緒、探詢其觀點、分辨來訪者描述的事實是主觀感覺還是客觀事實,才是有意義的、高水平的共感,而并非只是讓來訪者感覺變好,也并非只是表示無條件的接納。
作為咨詢師,做到高水平的共感不僅需要傾聽、理解,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更需要理論上的框架支撐、要能夠以專業成長角度來解讀來訪者的問題,因為這樣才能看到來訪者的成長是屬于哪方面的問題。
要做到共感不僅需要對理論了解,更需要對來訪者價值觀有正確的理解,這需要咨詢師首先要有多元化的價值觀視角,這樣才能理解不同來訪者和屬于他的人生,才能與來訪者一起共處生命中的這一段,引導他實現他自己的目標。高水平的共感是會幫助來訪者有更好的心理動力、信心,力量、心理空間和心靈的自由。
作為咨詢師,我想我們需要不斷完善知識體系,提升技術理解力和水平,豐富自己的閱歷,擴展對于多種價值觀念的理解,這樣會共感到更多來訪者來最終實現他的成長。
第五次課程學員優秀感受之二
2018年7月13日學習感想
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所以學扎實理論知識還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張老師給我們主要講的是――共感。
羅杰斯說:共感是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也就是說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能夠理解對方的情緒、感受和觀點,他不單純是一種技巧,還是一種人性觀,一種對人的態度,對人性的看法,對人類的悲憫情懷,對他人和自我的良好洞察以及收放自如的換位思考。當然了,關鍵是收放自如的換位思考,在咨詢時進去,咨詢完出來。咨詢師一旦走不出來,自己也會承受不住,后果不堪設想。
共感――把自己的腳放在別人的鞋子里。這是好多學員難以做好的,在訓練中,有些學員就沒有放腳的意識;有的學員擔心放進去后會發生什么事情,怕這怕那;也有的會容易放進去,但不知道接下來該怎么辦。這就是理論與實踐都貧乏所造成的,所以學好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張老師還講到了低水平共感和高水平共感。低水平共感常表現為運用傾聽技巧嘗試理解來訪者的內心體驗,并試圖讓對方感覺好一些。高水平共感則是在準確理解來訪者并且引領來訪者說下去。要想做好心理咨詢,不是靠假大空的話,而是要看咨詢師的人格修養和閱歷,要全面提升自己,讓自己強大。咨詢師如果自己達不到這種高度,怎么去引領來訪者呢?
第五次課程學員優秀感受之三
在華天這個成長的大平臺里,同學們都在盡情成長,努力學習。大家互相支持、共同成長,就像海綿吸水一樣吸收著知識,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融入了班級這個成長的海洋。
同學們正在華麗蛻變著!
作為華天未來的優秀咨詢師,同學們在咨詢師的成長道路上全面發展,對于咨詢的領悟越來越落地,越來越有針對性了!
班級就像一個孕育愛和成長的小海洋,而隨著同學們的不斷成長,終有一天,同學們能將專業運用于社會,用專業和愛播撒出一片愛的海洋。
有態度、有技術、有素質,你們終將成為華天最優秀的心理咨詢師。
同學們,加油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