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天心理咨詢師面談技巧班第四課,學員在課堂里又get到了什么?
這是修煉技術的課堂
更是咨詢師的心靈聚會
——2018年7月6日
這是第四次課程:
當我們知道,我們被人理解了,才能夠理解自己;
更懂得了當我們理解自己了,我們才有能力理解別人。
咨詢技術的表現是價值觀的體現,是修心。
今天,我們來傾聽,傾聽時的心理咨詢師,如同溪流邊的漁者,敏銳的捕捉溪流中的小魚,卻不改變小溪的流動和方向。傾聽表面上看技術,其實是價值觀在人際關系上的體現。
心理咨詢是對人做工作,幾乎所有的咨詢技術都滲透著咨詢師的人格素養。
感恩、敬畏、使命,以專業助人,傾聽就是愛!
今天的面談技巧班課程,又讓同學們對心理咨詢有了更深的感悟,同學們在成長、在蛻變,不僅懂得了技術,更漸漸成為有品質,有愛的專業心理咨詢師。
請看:這是第四次課程的感受,感受到同學們的不同了嗎?
今天的課程讓我又一次看到:作為咨詢師需要專業的傾聽,不僅為獲取信息,同時傳遞了尊重,這些都為建立關系,更好的推進咨詢進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評估和診斷打基礎。心理咨詢技術是技術,卻并非理論上單純的技術,心理咨詢是對人做工作,幾乎所有的咨詢技術都滲透著咨詢師的人格素養。 傾聽體現著咨詢師的價值觀在人際關系互動上的體驗,咨詢師的素養和價值觀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在咨詢中與來訪者的互動模式、傾聽的效果,更決定著咨詢師以怎樣的狀態和表現影響著來訪者的改變。 所以傾聽說起來簡單,但是咨詢中并不容易做好,一不小心就容易先入為主、主觀判斷、沒有耐心等。 當技術上不夠熟練,咨詢經驗不夠,自己狀態不夠專注時,很容易忽視來訪者的情緒感受、不能對來訪者的述說完全正確理解,不能進行很好的回應。 作為咨詢師要做到專業有效的傾聽,還是需要技術上多練習,學會覺察自省以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多學習多提高綜合素質,使自己能夠對不同的來訪者的不同情況有正確的理解和覺察,從多方面不斷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先修身培養自己的人格,做好自己,才能有能力有素養將咨詢師的工作做好。 咨詢師水平的提升不只需要技術提升,更重要的是人格層面,綜合素質的提升。 路漫漫其修遠兮,作為咨詢師的成長需要不斷提高不斷前進,而咨詢師成長的高度也決定了咨詢師能夠幫助多少人擁有幸福,在自己的生活里綻放新生。 任重而道遠,牢記感恩、敬畏、使命,用心修身、努力提升,讓這個社會因咨詢師這個職業的存在而更美好,讓更多人因我們的努力而更幸福! 第四次課程優秀學員感受之一。 傾聽,是張老師在每次講課當中總在強調的一個關鍵詞,也是咨詢師新手需要牢記并訓練的重要的面談技術。 今天張老師又不厭其煩地詳細地給我們講什么是專業的傾聽,還有積極傾聽與消極傾聽的差別。為什么老師一再強調傾聽?因為張老師從上堂課就傳授給我們秘籍——咨詢的竅門就在于傾聽。 心理咨詢的傾聽不同于日常的傾聽,它是一種專業的傾聽。就是要帶著咨詢理念去聽,專注的聽,專業的去聽,聽出來訪者的問題來。 心理咨詢的傾聽是有多重功能的。1.獲取來訪者的信息。來訪者會在咨詢中說到很多信息,如果把來訪者比做一條小溪,時而湍急,時而平靜。那么咨詢師就像是一個漁人,時而在岸上,時而涉足溪中。并且要目光犀利,身手敏捷地捉住一條又一條的小魚,但并不圍堵溪水或改變溪水的流向。這需要咨詢師在整個過程當中非常專注,并能區分出關鍵信息和一般信息。很多新手咨詢師會在咨詢當中思維枯竭無以為繼,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做好傾聽。2.傳遞尊重。專業的傾聽不僅僅是用耳朵,它還包括非語言信號。如目光的接觸、身體的前傾、適時的微笑等。這樣就會向來訪者傳遞信號是“我非常愿意聽你所講的一切,你所說的都是很重要的,你可以放心的表達自己”。這種尊重態度,幫助建立良好的咨訪關系,會使來訪者倍受鼓舞,愿意敞開心扉。3.對來訪者的情況進行評估和診斷。在評估性面談中,診斷是非常重要的。而診斷的依據是來自于傾聽當中獲取的信息。比如精神病院也會有對患者誤診的,有些經驗不足的咨詢師也會診斷錯誤。這都是聽得不夠耐心和專注不夠專業,沒有對來訪者細微的神態、語言、用詞、眼神、人格等捕捉住。新手咨詢師在診斷中往往會犯一個錯誤是猜測臆想代替事實。之所以會犯這樣的錯誤就是在來訪者的敘述中沒有很好的捕捉信息,也就是沒有做到有效傾聽。4.解決問題。一些新手很容易想要給來訪者建議,也會感到困難。造成困難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對心理咨詢功能的誤解,認為心理咨詢師必須給來訪者提建議,由此給自己戴上了沉重的枷鎖。二是傾聽不夠。其實很多時候,開鎖的鑰匙不是由咨詢師打造出來的,而是來訪者攥在手心或放在某個角落里。由咨詢師告訴來訪者而已。所以有經驗的咨詢師會在積極的傾聽中捕捉到來訪者已鋪就的解決問題之路。 因此,作為咨詢師,區分消極的傾聽和積極的傾聽十分重要。張老師也從6個方面分別闡釋消極傾聽的常見表現。1.判斷先于傾聽。很多人的思維習慣是邊傾聽邊判斷,甚至是先判斷后傾聽。作為咨詢師可以對來訪者的衣著外貌進行觀察,但是判斷延遲放后。咨詢師一定要先傾聽后判斷。過早的判斷會妨礙傾聽,這樣很容易導致咨詢方向的錯誤。所以我們一定要先練習無傾向的傾聽。2.聽到只是自己想聽的部分,用自己的故事去解讀來訪者。根據人格心理學的理論,每個人都是在用自我去度量周圍。以自己為參照物去認識世界。很自然地就會把自己的故事投射到別人身上,包括來訪者身上。而專業的訓練需要甄別哪些是來訪者的故事,哪些是咨詢師投射給來訪者的故事。對這二者的區分非常重要,畢竟咨詢的目標是要解決的是來訪者的問題,而不是咨詢師投射出來的問題。3.沒有耐心,認為自己已經了解全部細節。一些新手學員在一段時間的訓練后,自以為來訪者說三五句話就已經知道什么問題了,15分鐘就可以搞定一個個案。這樣的高手不排除會有,但作為新手咨詢師一定要記住,心理咨詢個案的常態是:每個個案都是個性化的,雖然同一類個案具有共通性,但個案之間又有差異。這些差異是重要的不可忽略的。這當中張老師給我們舉例進行說明。對一個新手來說,要接受一個現實,心理咨詢是單調的、乏味的、反復的。而在這樣的過程中,咨詢師始終要全神貫注,全心傾聽。如果真的在非常短的時間里做出判斷并給出結論,來訪者會有不被重視的感覺,認為咨詢師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情況。因此咨詢關系中的信任也會蕩然無存。4.分神或分心。消極傾聽中一個常見的表現是的分神。咨詢師由于體力、情緒等方面的原因,在咨詢過程中思想會如脫韁的馬馳騁在另一片天地。而抵制分神需要靠咨詢師的毅力,靠充分的休息、良好的體力。因為傾聽是非常耗體力的勞動,靠咨詢師給自己一個傾聽的理由,靠咨詢師情緒的調整。5.傾聽的敏感力不夠。消極傾聽是一種懶洋洋的聽,就如一個漏斗把來訪者的話像水一樣漏過去。積極的聽是一種思索的聽,猶如篩子般把有用的東西給過濾留下。而如何編織篩子如何調整篩孔的大小,這就是一種敏感力。敏感力是由心理咨詢技術、診斷理論、經驗、個人特質等構成。6.因傾聽的不充分而提出來訪者已經嘗試過的無效的方法。這種錯誤是由于沒有傾聽造成的。咨詢師的權威也受到 挑戰,可信度下降。來訪者由此會對其他建議也打上問號,甚至會認為心理咨詢不過如此,沒有必要再來咨詢了。 另外一個重點是積極傾聽中的非語言信號。張老師用一個醫患關系的案例為我們詮釋了非語言信號的重要性,在咨訪關系中同樣重要,有過之而無不及。來訪者有如帶著探測器來到咨詢室,他會進行全方位掃描。從空間布局到咨詢師的面部肌肉動作都會反應在來訪者的雷達器上,來訪者會對其加工處理。所以,心理咨詢過程是咨詢師與來訪者的互動。不單是咨詢師在面接來訪者,同時來訪者也在面接咨詢師。咨詢師任何一個微小的動作,一個不確定的口吻,一次遲疑都逃不過來訪者的火眼金睛。而敏感的來訪者從咨詢師這些非語言信號中得到的信息會比在咨詢師話語中得到的更多。這都是傾聽當中特別需要注意的。 最后通過一個案例告訴我們傾聽的重要性。并讓我們分組兩兩咨訪演練。我演咨詢師,雖然在努力做好傾聽也感覺基本幫助了來訪者。但是專業的張老師一下子就看到我架二郎腿,而來訪者在抱膀防御。幫我們分析了架二郎腿的非語言信號后,我深深認識到架二郎腿會帶給來訪者不利于建立關系的信息。這只是在練習,假如真的在咨詢室,我的這個非語言動作就被敏感的來訪者給掃描到了。非常感謝張老師的指點,這個無意識的動作,我需要改正。也需要多加注意非語言動作。 傾聽就是愛。積極的傾聽不僅咨詢師可以做好咨詢,積極的傾聽也會帶給來訪者醫治的效果。 第四次課程優秀學員感受之二 心理面談技第四課心得 傾聽時的心理咨詢師,如同溪流邊的漁者,敏銳的捕捉溪流中的小魚,卻不改變小溪的流動和方向。 咨詢師與來訪者之間也在相互的觀察判斷,從敘述的內容、方式,非語言動作,都能獲得豐富的信息。 咨詢師不是上帝,問題不一定必須解決,不要給自己戴上枷鎖。 開鎖的鑰匙往往在來訪者手心或某角落里,咨詢師是告訴他方位。 積極的傾聽要有耐心。傾聽表面上看技術,其實是價值觀在人際關系上的體現。 第四次課程優秀學員感受之三 作為華天未來的優秀咨詢師,同學們不僅在學習上循序漸進的提升著,更著力在人格素養層面上讓自己更完善! 路漫漫其修遠兮,作為咨詢師的成長需要不斷提高不斷前進,而咨詢師成長的高度也決定了咨詢師能夠幫助多少人擁有幸福,在自己的生活里綻放新生。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們將是華天最優秀的心理咨詢師。 同學們,加油努力吧!